理事会最新资讯

感谢您的关注和建议,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学校及理事单位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理事会动态 > 理事会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煤炭报】(整版)110岁矿大:带着新使命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9-05-28      点击次数:

【中国煤炭报】.png

5月中旬,地处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爬山虎悄然爬满行健楼外墙的柱子,新校区这幢百年校庆前夕投用的行政办公楼,也有了一分岁月感。时光飞逝,今年6月1日,中国矿大又将迎来110周年校庆。1909年建系的矿业工程学院,年轻的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吉雄教授正为学院布局的四个新方向——绿色开采、深地开发、智能采矿、未来矿业的各种事务忙碌,设置机构、引进人才、组织编写新教材……这个与学校同龄的院系,尽管已改了12次名称,依然是学校的核心专业。在教育部2017年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是该校两个A+学科之一。

63岁的王德明教授是另一个A+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术带头人。这位致力于煤矿安全领域30多年的学者,曾数次根据煤矿安全实际需要调整研究方向,目前正倾力于煤矿热动力灾害学。他带领的团队人才辈出,五年中已有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能源转型给煤炭安全学者带来的新使命,他相信“即使将来自己退休了,学生们会继续承担”。

中国矿大校史馆保存着一张泛黄的毕业证——该校前身焦作路矿学堂首届头名毕业生张世忠的毕业证。为表达献身矿业的决心,他将“矿”字拆分,更名张广石。从张广石踏进焦作路矿学堂至今,110载风霜,这所学校经历了14次搬迁、12次更名,但把国家和时代交付的使命坚定扛在肩上的精神,始终在这些伟大或平凡的矿大人身上传承。

 

矿业兴国使命——百余年以国家需要为己任

1909年,中国矿大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诞生。时为清朝末年,泱泱中国依然延续着千百年来的农业文明,列强肆无忌惮地欺凌这个几乎没有工业的古老国度。没有工业,何谈兴国?而没有能源,又何谈工业?

“今日万事根本惟在煤。”这是晚清政府要员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采矿先要设矿学,一是派人出国学习,二是在国内设矿业学堂。1898年,在清政府主持下,河南豫丰公司与英国福公司签订《河南矿务章程》,以河南怀庆附近、黄河以北各矿山60年的矿权,换取福公司出资金和人力开办一所矿务、铁路学堂。直到1909年,焦作路矿学堂终于开办,第一批20名中国青年踏进了简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

创办不易,守护艰难。外人欺骗,兵祸连年,经济困难,焦作路矿学堂先后更名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等,一边艰难维系,一边增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上世纪30年代,私立焦作工学院迎来了学校历史上第一次鼎盛。当时从院长到教授多留学欧美,他们“牺牲京沪平优越之环境与国立大学优厚之待遇,来兹鄙壤,授此朴士”。学校培养模式以美国大学为蓝本,曾有“中国的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之称,培养出的采矿、冶金、土木、机械四个专业数百名毕业生,深受国内各大工矿企业欢迎。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学校被迫西迁西安,未及半年,再迁甘肃天水。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合并,组成了日后与西南联大齐名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抗日战争胜利后,焦作工学院于1946年在洛阳复校。随后因形势所迫,1947年迁往郑州,1948年迁至苏州,1949年回到焦作。

动荡漂泊和颠沛流离中,学校始终弦歌不辍。不仅没有停办,还很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尽量每个假期都安排实习。

据中国矿大的不完全统计,1909年至1949年,学校共培养采矿、冶金、土木、机械类人才460多名。毕业生大多义无反顾地奔赴煤矿一线,以科学知识报效国家,很多人日后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重要科技人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迫切需要更多作为工业粮食的煤炭。毛泽东主席发出“开发矿业”的号召。国家将焦作工学院整体搬迁至天津,并改名为中国矿业学院。上世纪50年代初,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专业并入该校,学校迁至首都,改名北京矿业学院,成为著名的“北京八大学院”之一。

一时间,北京矿业学院汇集了国内一流的采矿专家。建设新中国时不我待,以何杰、邓曰谟、高文泰、张熙年、韩德馨等为代表的学者,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取得了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刨煤机等科研成果。

1970年,北京矿业学院奉命迁往四川华蓥山下,更名四川矿业学院。半个月内,学校教职员工及家属数千人,毅然放下对首都和家园的不舍,来到四川延绵数百里的数个安置点。因没有校舍,他们用“干打垒”在山包上建起了一座雄伟的“石头学校”。

中国矿大国家级名师、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高井祥大学本科的前3年便是在这所“石头学校”上的。学校120米高的落差和几百级台阶,如今成为这辈矿大学子回忆时的笑谈,“男生追女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她们到校门口取信寄信”,因为到一次校门口与爬一趟山无异。笑谈的背后,是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定的守望。大山里的学习,同时也是一种磨练。学业上,除了努力还是努力,荒野中,练就了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

动乱和困苦中,四川矿业学院广大老师坚持教学和科研,为改革开放后能源工业建设储备了人才和科技力量。在1978年著名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该校有10项科研成果取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奖”,学校也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高校。

同在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学校终于走出大山,落户徐州,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同时在北京矿院原址设立研究生部。

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增长了6倍。面对“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在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改革开放40年中,面向行业,中国矿大承担起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使命。

尤其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矿业院校更受冷遇,很多矿业院校改名,避开“矿”字,调整结构。唯有中国矿大,继续高擎矿业大旗。

多年来,在煤炭的探勘、开发、利用,以及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等领域,中国矿大都形成了优势品牌。韩德馨、陈清如、钱名高、周世宁、谢和平、刘炯天等矿大人先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煤浆技术、煤制油技术、煤炭地下气化、充填开采、干法选煤、煤田火区热能提取发电等技术原理,也从该校涌出。

据统计,中国矿大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奔赴祖国矿山一线,成为行业发展的精英骨干。

 

能源转型担当——为新使命固本强优拓新再出发

徐州的潘安湖,如今已是全国闻名的采煤塌陷地治理典范。

改革开放后,古城徐州迎来了多年漂泊的中国矿大。这个有100多年煤炭现代开采史的城市,多年采矿形成大量塌陷地。为给塌陷地治理提供科学引领,中国矿大积极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多个院系的师生一起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工作。

中国矿业大学积极筹建了中德能源与矿山环境研究中心,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经验,还建立了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徐州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主持完成了徐州市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规划、徐州矿区产业转型发展战略研究、徐矿集团存量土地资源再利用、潘安湖煤矿塌陷区治理等研究项目。

校地联合,实施了安国生态湿地、九里湖湿地公园等示范工程,累计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地17万亩,新增耕地5万余亩、建设用地近1万亩。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华丽转身为“一城青山半城湖”,矿大人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与徐州的合作,是中国矿大承担新使命的一个缩影。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正在兴起,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煤炭行业面临转型升级,能源行业科技与人才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智能开采、无人开采、生态修复等新方向、新领域给中国矿大提出了新要求。服务国家能源转型战略,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矿大的新使命。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卞正富教授将新使命归结为四个方向。一是将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煤炭还是主体能源,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要改变采矿的工作环境——“学校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善矿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学习矿业科学,并让矿山留得住人才,这是中国矿大的担当”。三是解决采矿遗留的环境问题——“仅有潘安湖的治理模式远远不够,全国各地自然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矿区环境需要相当长时间治理,这是历史交给矿大的任务”。四是新能源的开发——“我们既要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还要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这也是一所能源资源大学的使命”。

结合国家高校“双一流”建设要求,中国矿大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到本世纪中叶,把学校建设成为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同时提出通过“固本、强优、拓新”,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据介绍,“固本、强优”简而言之,是固有的优势学科不仅不能丢,还要做得更强;拓新并不是无中生有,是在原来的学科基础上,拓展新方向、新领域。

与之相关的很多工作正在有序稳步开展。

矿业工程学院布局了四个方向——绿色开采、深地开发、智能采矿、未来矿业。以充填开采为代表的绿色开采,院长张吉雄教授的团队已开展研究多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去年,学院开始设立智能采矿特色班。这个从2017级本科生中遴选30名优秀学生组建的特色班,得到了全校多个专业的支持。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利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采矿工程专业在教学领域的升级。此外,该院还在关注海洋采矿、太空采矿和煤炭气化、流态化开采。

安全工程学院王德明教授研究方向的调整史,折射出了煤矿安全领域重点工作的变迁史。从煤矿救灾决策,到煤自燃火灾防治,再到矿尘防治,他的研究都源自迫切的现实需求,而从中又可以清晰地看出,煤矿安全从重救灾到重灾害防治、从重生命安全到并重职工健康保护的趋势。公共安全、职业健康等领域是安全工程学院拓出的新方向,学院正在积极推进职业健康本科专业(方向)建设。

在讲台上已坚守37年的高井祥教授,所讲授的测绘课程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半本书的内容,现在可能一节就讲完,就像在自动化驾车时代,只需要跟学生交代一下曾经有手动驾车的历史一样”。这位学生时代手绘图纸的高手,现在主持的研究是“导航与位置服务”。矿大测绘学科也正朝着国际化矿山与地下空间信息教学科研中心的目标奋进,将在深地资源开发中的智能感知、精准定位、信息表达及太空采矿中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持等方向开拓前行。

年轻的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蔚立元,是中国矿大从外校引进的人才。他借助该实验室的优势学科,目前正从事岩石动力学、裂隙岩体渗流,地下工程灾变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成果已用于地铁、山顶隧道等领域。这个在深大立井建设关键技术上创造过多项国内与世界纪录的实验室,在继续攻关建井新难题的同时,也致力于发出“新芽”。

而就在最近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矿大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陈昊教授及团队的“电动汽车新型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项突破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瓶颈的成果,研制出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已在国内知名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系统制造企业和煤矿企业应用,成为拉动电动汽车经济新引擎。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服务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的新使命下,中国矿大的师生正在继续努力。

6月1日,中国矿大将迎来110周年校庆。110岁矿大,带着新使命再出发。

上一条:《中国教育报》整版深度报道我校创新发展
下一条:盘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邹立宏一行来校交流考察

返回列表